“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——家庭教育公开课”

发布时间: 2021-09-04
来源:教育部关工委
[ 打印 ]

专家观点一

人的感性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童年,孩子的童年一定要接受充分的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,不能让孩子“赢在起跑线,输在终点站”。通过学习热爱音乐、通过音乐热爱艺术、通过艺术热爱生活、通过生活体验幸福。

学音乐不仅能启发孩子心智,给孩子带来精神上高层次的愉悦,比如乐观、开朗、积极向上,还能够启发孩子的智力,培养孩子的注意力、记忆力和丰富的想象力。每个孩子本身具有音乐方面的审美能力,学习音乐的潜能是可以发掘出来的,所以不但要学音乐,而且要把音乐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,具有体验能力和追求幸福的基本能力来学习。

专家观点二

学习和快乐,并不对立。家长如果没有努力的参与设计和营造学习活动的快乐,永远拿完美目标来要求孩子,孩子就很难获得成就感体验。在孩子学音乐的过程中,要防止孩子“学了一门技术、恨了一门艺术”,良好的音乐教育,必须以审美为核心,以快乐为抓手,让孩子的童年与艺术的美相伴。在孩子学音乐的时候,作为家长,第一要引导他,把学音乐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来引导;第二要陪伴他;第三要鼓励他;第四要评价他,避免用负面情绪和语言去评价孩子,要从正面的角度出发,先肯定,再谈问题。

专家观点三

针对孩子考级问题,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商议,本着让孩子最大限度的能把学琴走得远这个角度去考量,不变的是考级,变的是心态。如果孩子能够考级是最好,为了增强信心,最初几次考级务必确保通过,这非常关键,另外,如果每天只能练考级曲目,才能保证考级通过的话,不建议考级。考级的好处在于它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渐进升级的成就目标,在通过每一关的成就感当中,激励孩子走得更远。但是考级也有弊端,首先,如果考不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打击,让孩子产生挫败感;二是过于强调技术化的要求,可能会使孩子失去了对音乐审美的享受感;三是如果孩子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考级曲目,反而会失去接受更广博音乐文化的机会。

专家观点四

学琴的三大基础,技术、乐感和勤奋,是支撑一个人成才的三大素质。那么技术的基础,首要是要学会放松。我们要把放松当规范,把放松作为基础,孩子只要一紧张,学习的速度、耐力、爆发力、控制力就很难控制。

专家观点五

孩子的童年要接触最高级的音乐艺术。要用最高级的、最伟大的音乐作品来熏陶他,因为人的审美偏好、审美标准、审美习惯形成的关键期都在童年,一定要让孩子童年多接触适宜的经典音乐、伟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量的优秀传统艺术。有条件的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去看音乐演出、听音乐会;要像语文、数学、外语学习那样,把音乐审美教育列入孩子的日常生活计划当中;家庭中应该有适合孩子听的经典音乐,让孩子的听觉环境中充满了音乐的美。

下期预告

“家校共育,立德树人——2021年家庭教育公开课”第六期将由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康丽颖;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班建武共同为家长朋友们带来主题为“成己达人的家庭劳动教育”的课程,敬请期待!